拿看電視來說,今年算是滿有眼福的一年。從日劇篤姬給我大和文化的滋養開始,接著台灣的痞子英雄滿足了視聽娛樂,而前些日子偶然看到韓劇食客,終於讓我找到喜歡韓劇的理由。

食客算是目前為止,我心目中第一名的韓劇_比灑狗血的藍色生死戀,冬季戀歌來的健康,甚至比有漂亮李英愛的大長今都來的好看(我承認這是主觀,因為韓國古裝劇對我根本沒有吸引力)。而如果純粹從好看的角度,浪漫滿屋,咖啡王子都不差,但就是好看而已,不過食客在我的觀看過程中,竟能不斷的讓我去思考傳統與現代,本土與國際化的議題,而且在戲劇必備的愛情張力外,這齣戲更動人的刻畫出親情與友情之美。所以,決定起立,給這部戲一些掌聲。

其實戲裡的主角,除了金素研以外,一個也不熟。但金素研對我又不構成看戲的誘因,加上是講飲食的戲,我先入為主的認為它不可能贏過日劇。但看了之後,我覺得韓劇已經走出自己的路。即便題材不新(但至少是討好的題材),但內涵是好的。當然裡面有一些對於食物的誇張描述,像是什麼彷彿雪花在口中融化、充滿大海的滋味等等的,還是會覺得有日劇的影子,但整體來看,卻一點也不「山寨」喔。它就是道道地地的韓國戲劇,因為,劇裡面體現的是韓國人對自己飲食文化的認同與驕傲,還有更讓我動容的,根植於大地的生命態度。

劇中慈雲老師這個角色一出現(但是要排除掉他和趙女士半公開半遮掩的調情戲碼),就讓我回憶起多年前的韓國旅遊。

缺乏名山大川,秀麗市容,自然的,人文的,都讓旅人看不上眼(真的,即便菲律賓我都覺得比韓國有獨特之美),但直到今天,我一直懷念在韓國遊湖時,同船的韓國老爹和大娘門,席地擺上小菜與酒,即興的歌舞盡歡,還用我們無法理解的語言和手勢邀我們加入。素人的舞蹈通常只是舞姿平平,但即便只是舞動手腳,也是真心樂意的,和我認識的含蓄的台灣老人真有著天壤之別,而那種在山川懷抱裡的恣意姿態竟成了我在韓國看到的最美的風景。

說回來,當慈雲老師拿到大進流通會長給他的一大筆錢,竟然把他的一干街友們帶進大韓民國「最高食府」雲岩亭去大快朵頤,老人們痛快吃喝,婆娑起舞,真實重現了韓國民間的生命力!

而且這部戲是我看過,把「老人」鋪陳的最為動人的了。除了怪怪的慈雲老師外,對著毫無血緣的盛燦視如己出的吳熟手、盛燦當流動攤販時遇到的幾位老人家,包括很會醃泡菜的失智老媽媽、年輕時廚藝贏過吳熟手的大嬸、石東的奶奶…一個個老人家都是在生命的河流裡淬練出自身脾性的智者,老人的執拗、老人的壞脾氣在這部戲裡通通成了少了就不好玩的橋段。

當然啦,盛燦和珍秀兩小無猜的模糊情愫也是讓人開心的。一個雲遊於韓國各地開發美食種種可能的料理師,一個為了讓媽媽品嚐美味而立志寫美食評論的記者,兩個人都有著單純善良的稟性,卻也各自有著沒辦法讓步的堅持。於是,明明就很大隻的盛燦,總是學不會打架,而動不動就被砸東西或挨揍;而玲瓏有致的珍秀則常仰著頭嗆著個頭和身份地位比她高的人。即便盛燦第一次主動伸出手去牽她,她也並不順手推舟的小鳥依人過去,而是給對方一個反手折,痛的盛燦又屈膝了,立即又矮了一截。哈!

結果,雲岩亭裡的眾生反而成了配角。不過這配角也扮演的恰如其份。核心人物就是一心要讓雲岩亭國際化的奉洙。一心要求勝的奉洙顯的有那麼些不擇手段,他不是不好,甚至是最貼近現實人生,職場生態的一個人物。企業的擴張,國際化的雄心,在在有其正當性,但我仍不免想著:脫下廚師服,穿著帥氣西裝縱橫商場,每每顯的意氣風發的奉洙,最後不知會走向怎樣的結局?不過我依稀記的,珠熙跟奉洙說過一句話:還是最喜歡在廚房裡的你。而吳熟手也對盛燦說:你和奉洙兩兄弟都待在雲岩亭的廚房時,是最好的時光。

看這部戲,有開心,有感動,有傷感,有反省與思考的空間。大地之子盛燦,那陽光般的笑容,是這部戲最吸引我的。而老化這個令人恐懼卻又躲不掉的宿命,讓我在看這部戲時有點釋懷。因為,人,還是有用青春換取智慧,用從容善待生命的美好可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lody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